[原创]2020年水泥行业运行分析与2021年展望报告

2021-01-04 15:40:22

2020年全国水泥均价(P.O42.5散装水泥)总体在400元/吨和500元/吨的区间,相比2019年价格中枢有小幅下滑。

一、宏观背景介绍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骤然爆发,我国经济受到冲击,上半年GDP同比下滑1.6%,前三季度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经济呈现恢复态势。2020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约50万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2020年即将收官,全年基建投资也将保持低速稳定增长的趋势,起到了稳投资的效果。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6.8%。1-11月水泥产量为216,317万吨,同比(同口径)增长1.2%。1-10月份水泥行业营业收入7952亿元,同比下降2.7%,利润1483亿元,同比下降1.6%,是历史第二高,仅次于2019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冲击,二季度南方多地又受超长雨季困扰,2020年水泥行业仍保持了平稳运行。

二、2020年水泥价格和行业运行情况

1、全年水泥价格走势

2020年全国水泥均价(P.O42.5散装水泥)总体在400元/吨和500元/吨的区间,相比2019年价格中枢有小幅下滑。上半年,全国水泥价格指数跌多涨少,受疫情影响,涨价期比往年少近一个月。1、2月淡季回落,3月水泥价格跌幅高达5.67%,创近五年最高单月降幅,4月仍跌1.48%, 4月下旬见底反弹,价格反弹到6月初已出现拐点,中旬开始加速下行。7月,受全国大范围连续降雨及持续高温的影响,水泥整体需求处于低迷状态,继续下跌4.09%。8月起全国水泥价格进入上行通道,8-12月水泥价格合计上涨了约14%。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水泥均价约为469元/吨,同比下滑7.11%。从2016年至今历年的水泥月均价对比来看,今年除一季度有翘尾影响外,后续期间价格都略低于2019年,但总体来说还是在相对高位运行。

图1:2020年全国水泥价格走势  图2:2016年至今全国水泥月均价对比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全国主要区域水泥指数,长江和中原地区总体走势与全国走势接近,珠江-西江和京津冀地区前8个月价格指数持续下行,9月开始有所反弹,京津冀地区整体波动幅度仍是最小的。与去年相比,各大区域指数均有所下跌。截至2020年末,中原地区水泥价格指数全年下滑11.64%,珠江-西江同比跌幅为6.74%,长江和京津冀跌幅相对低,分别下滑6.63%和3.45%。

图3:2020年全国主要区域水泥价格指数(点)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多数地区水泥价格低于去年同期。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11月末水泥价格同比下降,其中降幅较大的主要位于华东、西南地区,西藏、福建同比分别下滑25.96%和24.22%,是跌幅最大的两个省份,山东、重庆、四川、贵州等地的跌幅均在10%以上。上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其中黑辽都有可观的上涨,甘肃、青海和宁夏涨幅在10%以下,另外海南地区同比也上涨了13.66%。

图4:24个省(市、自治区)水泥价格同比下跌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有7个省(市、自治区)水泥价格超过500元/吨,多数高价水泥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23个省(市、自治区)水泥价格超过400元/吨。300元/吨以下的省(市、自治区)有两个,贵州取代内蒙成为全国水泥价格洼地。

2、产量、利润平稳

1-11月,全国水泥产量为21.63亿吨,同比增长1.2%。其中一季度水泥产量由于疫情影响同比下降23.63%,二三季度产量有大幅反弹。根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预测,今年全年水泥产量在23.5亿吨左右,同比基本保持平稳。

图5:2020年水泥产量预计在23.5亿吨左右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成本方面,前11个月动力煤价格是四年来最低水平,12月价格大涨。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扰动,我国煤炭行情呈现深“V”走势,1-4月煤炭市场下游需求疲软,价格连续下跌,5-6月行情强势反弹。三季度煤炭价格继续上涨。四季度起进入采暖季动力煤需求走旺,经济复苏工业用电紧张,加上进口煤炭受限制,煤炭价格快速拉升,及至年末动力煤现货价格突破800元/吨。长协价全年来看是在530元/吨到560元/吨的区间,比较稳定。

图6、7:2020年前11个月动力煤价格近四年最低(元/吨)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根据工信部数据,1-10月份水泥行业营业收入7952亿元,同比下降2.7%,利润1483亿元,同比下降1.6%,是历史第二高,仅次于2019年。全年行业利润预计在1650亿元左右。

图8:2020年全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预计在1650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3、进出口贸易的变化

今年1~11月,全国进口熟料量达到3049.10万吨,同比增长58.52%。今年全年熟料进口量预计超过3200万吨,创历年最高。近年来,水泥行业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行业自律、错峰生产,维持了良好有序的发展,也给了进口熟料可趁之机,尽管今年以来全球水泥市场均受到疫情影响,但熟料进口依然保持增长的势头。

图9:熟料进口量再创新高,全年预期超3200万吨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三、2020年水泥价格走势及行业运行的主要逻辑

由于我国经济的恢复比较迅速,特别国债刺激的基建投资及房地产庞大的存量项目为二三季度的水泥需求恢复提供了支撑,经历了去库存、局部地区新增供给的冲击,2020年水泥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但行情在去年高位基础上有小幅的下滑。

1、疫情影响1-4月施工受限,二三季度需求明显恢复

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提速,提振水泥需求。今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约50万亿元,同比增长2.6%。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0%,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2%,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1%,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1.8%,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1万亿元,同比增长9.8%,这个增速是近3年同期最高水平;其中1-10月全国完成公路建设投资额2.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超额完成原计划。由于基建建设中与水泥需求最为相关的是交通建设投资,交通建设投资的提速,对基建项目水泥需求提振明显。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6.8%。投资额汇总与水泥直接相关的是建安支出,1-11月同比增长6.08%。但从施工情况看,1-11月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2.0%,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7.3%,推测今年地产端水泥相比支撑力量有所减弱。

投射到行情上,今年4月经历了水泥行业经历了去库存的过程,上半年旺季时间相比正常年份要短一个月。由于春节的影响,一季度是水泥行业传统淡季,今年叠加疫情因素,水泥需求恢复较往年延迟,3月末-4月份以来水泥需求有明显复苏,但由于前期水泥熟料积累了一定的库存,直到4月下旬水泥和熟料价格方有止跌回涨的迹象。下半年欲扬先抑,受到雨季和夏季高温影响,7月水泥行情低迷,8月份起开始进入上涨通道。

2、错峰生产常态化,分级管控出台

随着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常态化,环保仍是影响水泥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2016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2016~2020》,此后北方15省所有生产线采暖季安排错峰生产,随后错峰生产政策逐渐普及到全国多数省份。2018年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后续各地也纷纷跟进发布了当地的大气治理政策,重点管控区域有京津冀及周边(京津冀及山西、山东和河南部分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山西、河南部分地区)。今年秋冬对重点行业进行绩效分级,A及企业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目前看达到A级的企业占比还是比较小,总体错峰力度和往年基本一致。

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生态环境部两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提出要推动全国水泥错峰生产地域和时间常态化,预计水泥供给将会进一步的收紧。

3、局部区域供给松动,区域流动性增加

随着水泥的持续高价、不同区域之间差价拉大,公转铁的推行,物流更加便利,一向以“短腿”闻名的水泥区域流动性增强,疫情更是加剧了这一状况。总体来说,目前水泥的区域流动呈现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特征。据悉,今年来自内蒙和宁夏的水泥大举入陕,陕西则将目标市场瞄准了湖北。重庆今年持续受到来自贵州地区低价水泥的冲击,也将目光盯上了湖北。东北本地市场需求差,熟料长期通过海运进入华东市场。区域之间的流动会加强全国水泥价格的联动性,降低价格弹性。

四、2021年水泥行业的供需和价格变动展望

1、未来房地产行业和基建投资的预期

政策层面,十四五期间将会延续房住不炒的思路,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写到,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要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这是官方罕见提到房地产泡沫,由此可见房地产的紧政策还将延续较长的时间,“三条红线”将开启房地产行业供给侧改革。销售的持续低迷,行业偿债高峰期过去,政策持续收紧,未来房地产企业新开工的热情会下降。

基建方面,本轮的下行周期开始于2017年8月,随着央企、国企进入去杠杆进程,基建项目缺乏资金支持,难以开展,基建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但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基建会充当“逆周期”调节的工具。2018年中美冲突升级,当年提出基建补短板,随后一年刺激基建政策频发。2020年上半年,为对冲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国家释放了额外的流动性,今年7月底前合计发行了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但无论是2018-19年的基建补短板等系列刺激政策,还是2020年的特别国债,基建投资增长有限,以稳定为主。随着疫情管控有序,经济持续复苏,11月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均创年内新高,作为领先指标,PMI的表现预示了接下来我国经济还将继续复苏。在此预期之下,2021年货币政策会恢复常态偏紧,重回去杠杆路线。预计2021年的基建投资主要靠存量项目支撑。

2、未来水泥供需的变化

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房地产新开工出现一个高峰。房地产从新开工到竣工通常有3年左右的周期,叠加疫情期间施工的中断,地产端水泥需求在未来2年内不会出现大幅下滑。考虑到地产端水泥的需求更主要集中在建设的中前期,2021年需求或会稍好于2022年。2021年基建预计以存量需求为主,考虑到今年释放的资金的滞后影响,上半年或会强于下半年。综上,无论是地产还是基建端的水泥需求都是以保存量为主,增长难度大,2021年的水泥需求相较今年小幅下滑的概率较大。

供给方面,大方向上看,供给侧改革在十四五期间政策不变,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常态化、环保只会越来越严。区域之间有差异,全国熟料总产能严控在18亿吨上下,新建生产线通过产能置换办法实现减量,但不同区域间的产能置换可能会导致部分区域产能过于集中,这一现象在今年已经有所体现,在未来2-3年会愈发突出。

3、2021年水泥价格变动展望

综上分析,明年水泥行业供需格局整体稳定。尽管局部区域供给有所松动,水泥区域之间的流动性或不可逆甚至进一步增强。但考虑到今年二季度行情受到疫情期间累积的库存和超长雨季的影响,明年在需求正常释放的情况下,二季度的水泥行情预计会略高于今年,全年来看明年全国水泥均价相较今年能够保持平稳。

五、水泥行业当前面临的问题

1、总产能严控 区域之间存在不均衡

水泥行业根据国务院34号和41号文的指示,严控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型干法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近年来,水泥产量基本维持稳定,水泥价格上涨,行业利润攀新高,新建生产线积极性又有所抬头。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水泥产能置换办法,新建生产线必须实行减量或等量置换。尽管通过产能置换,总产能没有增长,但异地产能置换项目增多,导致区域之间产生不平衡。总体来看,产能置换有从中部和北部向中南、西南转移的趋势,给新项目建设地带来了产能过剩的压力。

2、进口熟料冲击加大 相关政策缺位

近年来进口熟料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加大。今年恰逢新冠疫情,随着我国经济运行逐渐恢复,而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陷入衰退,预期我国熟料进口仍会保持增长势头。进口水泥熟料对国内水泥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尤其是沿海地区,长三角、山东等地。目前国内对进口水泥熟料缺乏质量检测、环保监察等相关政策和管理。

3、调整结构缓慢 创新能力不足

行业结构调整步子缓慢,产品结构需调整。2019年10月1日起我国取消P.C32.5R复合硅酸盐水泥。随着P.C32.5R全面取消, M32.5水泥成为众多水泥企业作为P.C32.5R替代品推出,由此容易引发建筑质量问题,尤其是在基层农村地区。除通用水泥外,我国特种水泥起步晚,发展不足。目前行业、企业对特种水泥的发展不够重视,专业生产特种水泥许可的企业比例较低,多数企业生产特种水泥的同时还生产通用水泥。我国具有特种水泥生产许可的企业主要分布于西北、中南、西南地区,尤其西北地区,而江浙皖及广东较少。由于特种水泥生产线规模普遍较小,生产设备普遍落后于通用水泥生产线,因此电耗和能耗高出通用水泥很多。具有重要社会效益的散装水泥发展任重道远。由于袋装水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发展散装水泥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2018年,我国散装水泥使用率为66.92%,远低于欧美国家90%以上的水平。2018年全国31省市中有12省的水泥产量超过1亿吨,散装率超过80%的仅有江苏和浙江。散装水泥发展速度较慢,是我国水泥行业极大的一块短板,也缺乏相关的政策。

水泥行业作为传统工业,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5G通信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领域中,技术积累与人才队伍捉襟见肘,同时对于创新的方向,路径都尚不清晰,创新能力和方向是最为欠缺的两大块。

六、促进水泥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1、加强基础研究 提高产品质量

完善水泥各品种标准,制定推广散装水泥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质量监督力度。水泥行业应加强基础研发,填补特种水泥等非通用产品的空缺。重视与下游行业的融合,挖掘用户的需要,从用户需求出发提高产品质量。当前已有水泥企业开始向混凝土、砂石、装配式建筑等方向延伸产业链,未来水泥、混凝土、砂石的建材企业集团化、园区化将成为主流。

2、置换政策从严 加大产能减量

水泥行业总体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可能加剧。根据目前产能置换项目的执行情况,建议进一步提高减量置换比例,从1:5提高到1:2,取消迁建项目等量置换的优惠。整体统筹规划跨省置换的项目,减轻跨省置换给建设项目所在地带来的新增产能压力。

3、加快结构调整 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速发展阶段,行业发展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拉动的时代终将结束。为应对宏观环境的变化,水泥行业面临调结构的巨大挑战。坚持供给侧改革,继续化解产能过剩问题,调整行业发展结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继续推行错峰生产,维护行业秩序,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市场整合、淘汰落后力度;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大绿色、环保转型投入,推动水泥行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Correlation

2021~2022年水泥、混凝土和砂石行业年度报告(印刷版)现已编辑印发,现面向行业上下游开启征订。

2022-05-18 16:13:24

2020年全国水泥均价(P.O42.5散装水泥)总体在400元/吨和500元/吨的区间,相比2019年价格中枢有小幅下滑。

2021-01-04 15:40:22

福建的错峰新措施是缓解本土水泥企业竞争压力的一种积极尝试,但执行复杂度与实际效果尚需细致考量。